精選襲港風暴回顧

這裡提供了最近十多年部分襲港的熱帶氣旋回顧。

注意:由於部分圖片解像度高,非寬頻用戶下載圖片的速度可能較慢,敬請留意。

年份

名稱

簡介

1995 海倫
海倫以強烈熱帶風暴的強度在香港東面50公里略過,然而天文台並沒有懸掛九號風球。在海倫影響下,維港錄得持續的烈風,香港東部風力更達暴風程度。
肯特
肯特進入南海前是一個超級颱風,並高速向西北偏西移動,是1995年第二個正面吹襲香港的熱帶氣旋。
斯寶
在香港西南面290公里略過的颱風,但在東北季候風與它共同影響下,各區風力強勁。
1996 莎莉
莎莉以時速38公里橫過南海北部,是1990年代最短的一次八號風球,只維持了3小時25分鐘。
1997 維克托
維克托是自1979年颱風荷貝以來首個登陸香港的熱帶氣旋,同時是1983年颱風愛倫以來首次懸掛九號風球。當時天文台更表示可能改掛十號風球,但它在登陸前被天文台降為強烈熱帶風暴,所以落空了。
1998 寶絲
寶絲襲港時天文台的四天天氣預報曾預測香港吹颶風,但最終寶絲轉向東北移動並減弱,1998年始終沒有八號風球。
1999 利奧
雖然創下最早的三號和八號風球,卻是二次大戰後風力最弱的八號風球,港內風力只達和緩至清勁,唯獨橫瀾島吹暴風。
瑪姬
由於從東面來襲,首次襲港時市區風力甚弱,大部分最高風速均在第二次來襲時錄得,亦是近年第二個在登陸前被降格的颱風,同時是自1991年颱風納德以來首次在除下所有風球後再掛起風球。
森姆
天文台近年來表現最受爭議的一次,天文台在森姆以颱風強度集結香港東南偏東80公里才改掛八號風球,並是近年第三個在登陸香港前被降格的颱風,卻連九號風球也沒有。此外,森姆帶來了近年最強的八號西北烈風或暴風訊號,並發生了華航空難,是颱風愛倫以來造成最多人傷亡的颱風。
約克
1983年以來首個十號風球,並是維持時間最長一次。
錦雯
錦雯是一個相當細小的風暴,因東北季候風加強了低空輻合,使它能維持熱帶風暴的強度橫過香港。
2000 無名
在大嶼山東南附近形成,是二次大戰後熱帶氣旋警告維持時間最短的一次,並是最接近香港形成的熱帶氣旋。
瑪莉亞
天文台在除下一號風球後再度掛起風球,瑪莉亞吹襲期間香港西部風力和1999年的錦雯相若。
2001 榴槤 槤槤以大約一日半的時間在南海由低壓區發展成一個颱風,在香港西南方掠過,是典型的在西南方較遠處為香港帶來持續強風的例子。
尤特
八號風球除下後風力回升,機場錄得風力更和約克時相若,使航空交通癱瘓。
玉兔
因玉兔環流細小,加上路徑比預期偏西,港內只吹強風,被傳媒指責做成巨額經濟損失。另外,這是1996年超級颱風莎莉以來首個八號東南烈風或暴風信號。
2002 北冕
以強烈熱帶風暴強度在130公里內略過,但只有一號風球,也是首次「發出」熱帶氣旋警告。
黃蜂
黃蜂吹襲期間,天文台表現得令人相當失望。天文台曾一度明確表示會在兩小時內發出三號強風信號,但後來又以風力不達標為由而沒有改發。可是在數小時後,維港內啟德錄得一小時平均風力達41公里每小時的強風水平,九龍天星碼頭也錄得40公里每小時的清勁上限。
黑格比
在南海北部快速發展的一個例子,一日之內由Good擾動發展到強烈熱帶風暴強度。
2003 伊布都
雖然只在香港西南面280公里略過,卻是1999年以來風力最強的八號風球,風力僅次於森姆。
科羅旺 科羅旺是近年比較強的一次三號風球,雖然只在香港西南偏南方約340公里處掠過,但長洲錄得暴風,離岸廣泛地區吹烈風,維多利亞港內的強風持續到科羅旺進入北部灣後才減退。
杜鵑
從東面高速西移的一個颱風,來得快也去得快,所以不用發出十號風球。

2004 圓規
在香港東南偏南方突然北折,在西貢登陸,使風力較預期弱。
2005 珊瑚
創下一年內最遲發出首個熱帶氣旋警告之熱帶氣旋,雷聲雨聲大,風力卻不大。
達維
持續47小時40分的三號風球,為1991年以來最長的一次。三號風球取消後,天文台發出強烈季候風信號達7小時。
2006 珍珠
珍珠是有紀錄以來5月在南海出現的最強熱帶氣旋,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曾預測它以五級颱風強度直襲珠江口,不過到最後還是轉向了。
派比安
由於天文台預測失誤,一再錯過改發八號風球的機會,啟德在三號風球下錄得10分鐘平均風力達烈風水平,長洲持續吹暴風,昂坪持續吹颶風,風速計更因抵受不住超過217公里每小時的陣風而損壞。機場因持續受東南烈風影響,要停止所有航班升降,引致機場大混亂,有超過10萬旅客受影響,引起社會各界關注「維港風力」的制度。派比安襲港期間,維港錄得的風力比過去十年所有八號風球和部分九號風球都要強。
15W
這次天文台的做法和派比安時剛好相反。天文台多次指沒有需要改發三號強風信號,但卻在15W遠離香港時突然指因為它略為北移以及風向轉變,而改發三號強風信號,但這個三號風球只維持了4小時5分鐘,比2000年6月18日襲港的熱帶低氣壓帶來的三號風球維持時間更短。另外,把紅色暴雨警告推遲到過了上學時間才發出也引起爭議。
2007 帕布
由於和另一熱帶氣旋蝴蝶發生藤原效應,而一直向接近正西方移動,橫過恆春半島南端再直趨香港。但帕布移近香港時卻不斷減弱,最後只能以熱帶風暴下限強度在香港天文台以南約30公里掠過。可是,在翌日,帕布突然打回頭,並以熱帶風暴上限強度直襲香港西部,使天文台發出了八號風球,但這卻是近十多年來風力最弱的八號風球之一,市區的風力僅比利奧強。
范斯高
范斯高以熱帶風暴強度在香港西南偏南約290公里處掠過,期間中環碼頭錄得一小時平均風力達強風程度,但天文台並沒有發出三號風球。這是繼2002年強烈熱帶風暴黃蜂後,再次出現維港內有持續強風,但沒有三號風球。根據舊有的三號風球標準,維港內有強風就需要三號風球。在新制之下,由於未達到四站強風,理論上就不需發出三號風球,顯示新制的門檻可能比舊制更高。
2008 浣熊
浣熊在四月中影響香港,使天文台需要發出三號風球和黑色暴雨警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於一年中最早發出的三號風球及黑色暴雨。浣熊最接近香港時已開始溫帶氣旋轉化過程,其東面的暖鋒橫過香港,帶來暴雨,並使香港當晚氣溫有明顯的上升。
風神
風神在絕大多數的數值預報模式預測會在菲律賓以東轉向並趨向日本的情況下,出乎意料地以強烈熱帶風暴強度正面吹襲香港,並在香港天文台以東約25公里處掠過。期間維多利亞港曾錄得十分鐘平均風力達烈風程度。
北冕
北冕以強烈熱帶風暴上限強度在香港西南偏南方約120公里處掠過,並為南部部分離岸氣象站帶來持續的暴風。
鸚鵡 鸚鵡是自2003年颱風杜鵑以來,對香港構成最大威脅的熱帶氣旋。鸚鵡在馬利安納群島以西形成後,一直向西北偏西移動,並登陸香港,使天文台發出九號風球長達11小時,創了紀錄。此外,這是自1999年森姆後,再次有颱風在即將登陸香港時被天文台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但橫瀾島卻在天文台降格的數小時後錄得颶風。鸚鵡的低層風眼範圍甚大,一度覆蓋全香港,使各區風勢一度顯著減弱。另外,這是繼風神後,再次發生各大主要預報模式一同出現極大誤差。
黑格比 黑格比是自1996年超級颱風莎莉以來,首個以颱風強度橫過呂宋海峽,並保持西北偏西的路徑在香港以南200公里內掠過。黑格比的吹襲路徑和莎莉非常相似,但橫過南海北部期間持續增強,最接近香港時達到四級颱風程度。在黑格比的影響下,維多利亞港內多站持續錄得烈風,也是首個達到八號風球「八中四」新標準的熱帶氣旋。如果只計算八號風球,黑格比帶來的風力是過去15年來最強的,僅次於1993年強烈熱帶風暴貝姬和颱風高蓮。此外,黑格比為香港帶來嚴重的風暴潮,水位上漲的幅度僅次於颱風溫黛。
海高斯 海高斯登陸廣東西部後隨即被天文台降格,取消了一號風球。但隨後它卻轉向偏東移動,靠近珠江口,並帶來強風程度的西南風,天文台卻以海高斯已轉化溫帶氣旋,首次於十月發出風向為南的強烈季候風信號,引來批評。

回到香港氣象網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