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回顧
-颱風莫拉菲 (0906, 07W)
圖一 - 莫拉菲的路徑圖 (可按圖觀看原圖,及按此觀看近距離路徑圖) |
|
「莫拉菲」是菲律賓提供的名字,意思是用於製造傢俬的硬木。它取代了在2003年造成嚴重傷亡的「伊布都」。 颱風莫拉菲是2009年第七個形成的熱帶氣旋,亦是第四個影響香港的熱帶氣旋。它以颱風強度在香港以北近距離掠過,導致香港天文台及本站分別發出九號烈風或暴風增強信號及4號全面警告。莫拉菲除了影響香港,還影響菲律賓、台灣、澳門及中國廣東等地,造成人命傷亡。莫拉菲在7月15日晚上形成,至7月20日午夜減弱為低壓區,合共壽命4.2天左右。
位於雅蒲島以東附近的熱帶擾動91W於7月10日中午生成,初時對流旺盛但鬆散且無組織,低層環流中心部分外露,晚上對流逐漸變得集中,雲頂溫度頗低。它 的發展持續一般,曾幾度增強及減弱,直至7月13日稍後至14日持續爆發對流及增強,螺旋性稍增加,不過對流仍然較雜亂。期間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強勁,向西伸展至華南沿岸,大致呈東南東-西北西向,91W持續大致向西至西北偏西移動。
91W在7月15日繼續爆發對流,十分旺盛,並明顯有螺旋性,下午增強為熱帶低氣壓,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給予臨時編號07W,當天餘下時間稍稍增強,對流逐漸變得集中,範圍頗大,低層環流中心逐漸在對流下發展。而7月14日至15日,副高西伸至台灣海峽附近,東面大致呈南-北向,北面呈東-西向,07W增強為熱帶低氣壓前後轉向西北至西北偏北移動,時速約20至30公里。 7月15日晚上,副高重新西伸至華南沿岸,勢力強勁,07W東部呈東南-西北向,北面則呈東-西向,07W以時速約20公里繼續向西北移動。7月16日07W的情況大致維持,並在下午增強為熱帶風暴,黃昏有疑似新的中心出現。晚上組織繼續變 好,對流渾圓,雖然東北部較為缺乏對流,但低層環流中心進一步切入對流下發展,日本氣象廳將其命名為莫拉菲,英文名稱Molave,國際編號0906,莫 拉菲在當晚疑似發展一中心密集雲團區。當天(7月16日)副高西伸至廣東西部,整體呈東南東-西北西向,已被命名為莫拉菲的07W時速減慢至約15公里,大致向西北移動,掠過呂宋東至東北部。莫拉菲在菲律賓造成5人死亡,多處水浸,受災人數超過九萬,當地最高發出2號熱帶氣旋警告。 莫拉菲在7月17日凌晨至早上繼續增強至熱帶風暴上限,螺旋性十分明顯,有對流爆發,而低層環流中心已被對流覆蓋並於對流下發展,並繼續發展中心密集雲團 區。同日下午,莫拉菲逐漸形成雲捲風眼,並迅速增強為強烈熱帶風暴,晚間繼續增強及改善組織,持續有對流爆發,但北部的對流較為缺乏。路徑方面,7月17日副高稍為東退,莫拉菲以東脊場繼續引導它以時速約18公里向西北移動,當日早上東部脊場呈南南東-北北西向,當日下午莫拉菲曾出現西北偏北的路徑,但稍 後轉回西北移動,時速約25至28公里。晚上以時速高達約30至35公里轉向偏西至西北偏西移動,掠過台灣南部海域。莫拉菲在台灣帶來暴雨及最高暴風程度之陣風。高雄地區當時正舉行世運會,但天氣惡劣。當地發出的最高警報為海上颱風警報。 由於莫拉菲在7月17日凌晨進入本港1200公里範圍內,並繼續接近香港,本站在7月17日上午3時發出1號注意警告,當時莫拉菲集結在香港之東南偏東約1150公里。當日莫拉菲穩定地向西北至西北偏西移動繼續接近香港,進入香港800公里,本站首先在同日晚上9時30分發出2號戒備警告,莫拉菲集結在香港東南偏東約710公里。香港天文台再在晚上10時15分發出一號戒備信號,莫拉菲集結在香港東南偏東約670公里。當日及翌日日間本港受莫拉菲的下沉氣流影響,天氣酷熱,有煙霞。7月18日下午香港天文台錄得本年最高氣溫34.3度,屯門更達37.0度,多處地區亦錄得35度以上。
7月18日凌晨開始莫拉菲繼續向西至西北偏西移動,但時速減慢至約20至25公里,進入南海東北部。同日早上副熱帶高壓脊向西伸展至中國內陸,整體呈東南-西北向,莫拉菲以東脊場呈南-北向,而以北脊場的中心較之前北,於北緯30度以上,呈東-西向。莫拉菲當日早上繼續是西南部對流較多,但西部對流較前一天為多,而莫拉菲亦增強為一颱風。 當日南海垂直風切變增強,莫拉菲直至下午停止增強,組織未見轉差,但雲捲風眼稍稍變得不明顯。它當時向西北偏西移動,時速約20公里。可是,莫拉菲在當晚才達到顛峰,中心風力高達每小時135公里,組織良好,風眼稍為模糊但仍然可見。當晚莫拉菲以東脊場轉呈南南東-北北西向,北部脊場則稍稍南移,引導莫拉菲以時速約25公里向西至西北偏西移動。 在7月18日下午稍後,莫拉菲的外圍雨帶開始影響香港,本港天氣轉趨惡劣,風勢亦開始增強。香港天文台在下午2時15分發出三號強風信號,當時莫拉菲集結在香港之東南偏東約300公里。45分鐘後,本站也改發3號威脅警告,當時莫拉菲集結在香港之東南偏東約290公里。
7月19日午夜前後,莫拉菲受地型影響明顯向西北偏西至西北移動,並在凌晨0時50分左右登陸大鵬半島,登陸後有短暫不規則的移動,近距離掠過香港東北部。凌晨1時50分左右,莫拉菲再登陸沙頭角以東的深圳地區,當時它最接近香港,集結在香港天文台之北約40公里,中心風力約每小時120公里。莫拉菲橫過深圳及珠江口後則回復西至西北偏西的路徑。莫拉菲橫過深圳和珠江口已減弱至颱風下限,風眼消失,東南部近菲律賓的對流有脫離氣旋主體跡象,這些對流在當日稍後逐漸消散。
在7月18日晚上近午夜時,本港風勢明顯進一步增強,狂風驟雨亦開始持續影響香港。香港天文台在晚上9時30分發出預警八號熱帶氣旋信號之特別報告,並在晚上11時30分正式改發八號西北烈風或暴風信號。其後本港普遍吹強風至烈風程度西北風。本站也在午夜12時正改發4號全面警告,當時莫拉菲集結在香港以東約80公里。凌晨莫拉菲進一步接近香港,本港風勢繼續明顯加強,天文台在凌晨1時30分發出九號烈風或暴風增強信號,而本港持續大雨,黃色暴雨警告、紅色暴雨警告、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及山泥傾瀉警告分別在上午1時45分、2時25分、2時40分及3時正發出。其後莫拉菲繼續減弱及開始遠離,本港風勢逐漸減弱並已普遍轉吹西南風,天文台在上午4時40分改發八號西南烈風或暴風信號。
風暴期間,塔門錄得最高持續風速每小時96公里,陣風達每小時148公里。青洲及昂坪最高持續風速更達每小時108公里,橫瀾島及流浮山亦分別達每小時103及99公里。而啟德及赤鱲角則分別錄得每小時61及75公里的最高持續風速。當晚香港廣泛地區錄得超過100毫米雨量。全港共有425宗塌樹及2宗棚架倒塌報告,民政事務總署共開放27個臨時庇護站,共有148人入住。另一方面,澳門地理物理暨氣象局在當晚最高只懸掛三號風球,但當地三橋曾持續吹烈風約2小時。
隨著莫拉菲深入內陸及減弱,本港雨勢首先減弱,天文台在上午5時30分取消紅色暴雨警告,而風力在7月19日早上亦明顯減弱,本站在早上6時15分改發3號威脅警告,當時莫拉菲集結在香港西北偏西約110公里。香港天文台亦緊隨在上午6時40分改發三號強風信號。其後,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亦在上午7時取消。
7月19日副高中心移至日本西南,西伸至中國西部,莫拉菲以時速約25公里向西移動,間中出現西北偏西的路徑。當日清晨莫拉菲減弱為強烈熱帶風暴,早上減弱為熱帶風暴,下午後段時間減弱為熱帶低氣壓。當天莫拉菲全日對流不斷減弱縮小,集中在西部,螺旋性減低, 低層環流中心部分外露及不完整,中心密集雲團區消失,雲頂溫度上升。
隨著莫拉菲繼續減弱及遠離,天文台在7月19日上午10時40分再改發一號戒備信號,以警告市民離岸海域及高地仍然吹強風,當時莫拉菲集結在香港西北偏西約220公里。山泥傾瀉警告在下午12時35分取消,而所有熱帶氣旋警告在下午1時15分取消。本站亦在下午4時30分取消3號威脅警告。
莫拉菲在7月19日晚上繼續減弱,並於7月20日午夜進一步減弱為低壓區,逐漸消散。
(左一圖(十) - 青洲在上午3時錄得超過每小時100公里的最高持續風速) (右一圖(十三) - 打鼓嶺的24小時海平面氣壓變化圖,最低見約977百帕斯卡) |
(可按圖觀看原圖。)
|
(左二圖(十五) - 本港在2009年7月19日上午3時10分的十分鐘平均風向及風速) (右二圖(十六) - 本港在2009年7月19日上午3時10分的最高陣風,各區陣風均十分強烈,部分達暴風至颶風程度) (右一圖(十七) - 7月19日本港廣泛地區錄得超過100毫米雨量) |
製作日期:2009年7月23日 最近修改日期:2009年7月23日
如有任何意見,歡迎到留言版或以其他聯絡方法向網主提出。